来源:极悦娱乐 原作者:张明花
时隔6年,联发科终于将晨星半导体纳入怀抱。
8月22日下午,联发科举行重大讯息发布会,代替子公司晨星半导体说明董事会决议事项,宣布两大内部组织调整:将晨星半导体原有的机顶盒、触控芯片两大产品线分拆至联发科集团旗下公司。
具体而言,这次的组织调整包括:
1.将晨星半导体触控相关产品转移至集团公司奕力科技,相关净资产约为4670.2万新台币(约合152.11万美元),占集团净资产为0.02%,预计于今年10月1日完成;
2.将晨星半导体机顶盒相关产品移转至集团公司晨星国际科技,净资产约为16.94亿元新台币(约合5500万美元),占集团净资产0.7%,预计于今年12月31日完成。
至于晨星半导体的电视芯片产品线,则将与联发科电视芯片部门合并,并成立电视芯片事业部,与无线通讯、智能装置等事业体并列。
联发科表示,这次的调整实为整合晨星半导体的一环,属于集团内部组织调整,目前与晨星半导体的整合均依计划顺利进行中,预计将于2019年1月1日完成整合。
至此,晨星半导体将一分为三、完全并入联发科集团。
双M 6年并购之路
从宣布并购到整合,联发科与晨星半导体足足走了6年。
晨星半导体(MStar)成立于2002年,总部位于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,是专注于消费电子及通讯芯片产品的ASIC供应商,在ICD控制芯片、类比及数位电视、手机及数位通讯产品等可携式芯片等领域中均表现突出。
2012年6月,联发科宣布分两阶段收购晨星半导体,第一阶段收购48%股权,第二阶段则预计100%收购完毕,总金额预计花费1150亿台币(约244亿元人民币/38亿美元)。
正值电视芯片市场火爆之际,该并购案轰动一时。当时联发科与晨星半导体在电视芯片市场上互为竞争对手,两者一度王不见王,晨星还从联发科的手上夺走电视芯片宝座。
然而,这起并购案在大陆反垄断审查时卡关良久。
商务部在审查时发现,在大陆电视主控芯片市场上,晨星半导体市占率为65%,联发科市占率为15%,两者合并后将占据80%市场份额。
考虑到两者为大陆电视厂商的主要供应商,合并后将严重降低大陆厂商的议价能力,防止联发科一家独大等因素,2013年8月,商务部附条件批准联发科并购晨星半导体,条件规定双方合并后在3年内需各自运营,让客户有所缓冲。
在得到商务部批准后,联发科与晨星半导体终于在2014年2月完成了股权合并。
由于商务部的3年禁令,联发科让晨星半导体以子公司的方式运营,其原本的电视芯片团队亦继续运作,各自发展且保持竞争关系。
2016年8月,3年禁令期满,联发科于2016年9月火速向商务部提出正式与晨星半导体合并的申请,然而迟迟未获商务部点头同意。
2017年11月,联发科和晨星半导体补充提交了新的理由和证据,终于在2018年2月9日获得商务部批准解除限制条件。
在历经6年的持久战后,如今联发科正式着手整并晨星半导体。
时过境迁,联发科能否收复失地?
联发科并购晨星半导体,原本可一举夺下电视芯片霸主之位,然而6年时间过去,联发科是否还能如愿以偿?
今年2月,商务部在解除限制条件的公告中认为,电视主控芯片的市场竞争状况已发生较大改变,解除限制性条件难以对市场竞争产生排除、限制的影响。
商务部对市场竞争分析作出以下评估:
1.当事方市场份额显著下降:2017年上半年,中国液晶电视主控芯片市场,晨星台湾市场份额约40%-45%,联发科技市场份额约5%-10%,合计低于50% ;
2.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:2013年以来,锐迪科、晶晨、海思陆续进入市场,联咏及瑞昱市场份额也不断上升。2017年上半年,瑞昱、锐迪科、三星、联咏4家的市场份额均约5%-10%,超过联发科技,此外海思、晶晨也对联发科技形成一定竞争约束。
3.下游对联发科、晨星半导体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:2013年以来,随着市场新进入者增加,中国电视机厂商与其他芯片供应商合作增多,将国内数家芯片企业纳入其供应商体系,对联发科技和晨星台湾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。
也就是说,至少在中国大陆电视主控芯片市场上,联发科与晨星半导体已不复当初的辉煌,两者的市场份额均在持续下滑。
目前,联发科整并晨星半导体后,旗下将有三大事业部:无线通讯事业部,主要与手机相关;智能装置事业部,主要与多媒体、汽车电子相关;电视芯片事业部,主要以电视芯片为主。
从联发科新成立电视芯片事业部举动可见,虽然其电视芯片产品已沉寂多年,但其并打算放任该业务继续消沉,在纳入晨星半导体后,将有望重燃斗志、奋起反攻。
不过,尽管晨星半导体目前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,但中国大陆企业如锐迪科、海思等也在不断追赶、气势汹汹,联发科纳入晨星半导体后要想在电视主控芯片市场收复失地,恐怕也绝非易事。
备注:以上内容为集邦咨询TrendForce原创,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镜像等使用。欢迎转发或分享,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取得授权。
图片声明: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,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,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